【公告】浙江省中医院专家团队将来嵊州市中医院义诊
楼主:健康嵊州
时间:2020-10-07 13:14:43
3月29日上午
市中医院将与浙江省中医院
举办医联体学科托管、名医工作站启动仪式
届时上级专家团队还将开展义诊活动!
为扎实推进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和“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与三级医院的同质化服务。义诊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义诊时间:2018年3月29日上午9:45-11:30
义诊地点:门诊楼(1号楼)三楼东侧诊室
特邀浙江省中医院义诊专家
科室 | 专家姓名 | 职称 | 就诊地点 | 发放号源 |
胃肠外科 | 程向东 | 主任医师 | 外科查房手术 |
重症医学科 | 雷 澍 | 主任医师 | 重症医学科查房 |
医学影像科 | 喻迎星 | 副主任医师 | 放射科指导读片 |
神经内科 | 裘昌林 | 主任医师 | 1号楼三楼东侧诊室 | 10号 |
乳腺科 | 楼丽华 | 主任医师 | 1号楼三楼东侧诊室 | 10号 |
中医内科 | 蒋旭宏 | 副主任医师 | 1号楼三楼东侧诊室 | 10号 |
消化内科 | 包海标 | 主任医师 | 1号楼三楼东侧诊室 | 10号 |
普外科、肝胆外科、甲状腺专科 | 吴可人 | 副主任医师 | 1号楼三楼东侧诊室 | 10号 |
心血管内科 | 华军益 | 主任医师 | 1号楼三楼东侧诊室 | 10号 |
乳腺外科 | 赵 虹 | 副主任中医师 | 1号楼三楼东侧诊室 | 10号 |
注:
1.就诊当天付款时凭券免收诊查费(即挂号费,仅限义诊专家)(当天每次付款前均需出示);
2.如有疑问请联系医教科,联系电话:83021317。
科室:胃肠外科
学历:留德医学博士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常务副院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消化系肿瘤外科诊治中心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消化系肿瘤中西医结合重点实验室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外科学组 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委员会 主任委员;中国肿瘤联盟浙江联盟胃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 常委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外科分会 常委
临床特长:
从事消化系统肿瘤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开展肝胆胰及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规范化根治性手术。手术视频《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D2+清扫术)》、《进展期胃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D2+清扫术)》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比赛第一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手术视频在2012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手术学组年会上荣获第一名。个人完成胃癌手术500例/年,肝胆肿瘤手术100例/年。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Whipple术)80例/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科教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课题、浙江省自然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包括SCI、中华系列论文50余篇。
科室:神经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
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肌病学组顾问,“裘昌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临床特长: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尤其对重症肌无力治疗有较好的的疗效,研制的马钱子胶囊制剂已获得国家专利,病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近年来着重开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老年性痴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急性脊髓炎等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并收到一定疗效。
科教成果:培养继承人5人,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4部。
科室:乳腺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楼丽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社会兼职:
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病中心创始人。国家中管局重点乳腺病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管局外科协作组副组长及乳痈协作组组长;浙江中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临床特长:
对隐匿性乳腺癌能够早发现、早治疗,能为各期乳腺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前后的中医药治疗,可大大减轻毒副反应,增加疗效;术后采取中医巩固康复治疗,可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质量。同时,楼丽华教授独创对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非哺乳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疾病“标阳本阴”的证型和“温通法”的治疗方法,提出“四辩识病”、“温通治痈”、“三机调增”和“扶正抗癌”学术思想。应用中医传统的理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制定“乳腺1号~9号”,临床疗效显著。
科教成果:曾作为访问学者赴国外学习,擅长乳房各类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各类乳房良恶性肿瘤手术及微创术。制定了乳房疾病的诊疗规范;研制了系列专病专方“乳腺1号~9号”及院内制剂复方仙灵脾消症颗粒。研制了乳腺病患者专用的冬令进补膏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本。
科室:中医内科、急诊内科
学历:双博士(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临床博士、中医神经病学临床博士)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医务部主任
社会兼职:
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浙江省医坛新秀、第五批全国名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裘昌林工作室骨干成员,台湾医科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热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急症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秘书、浙江省基层卫生协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兼秘书。
临床特长: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中医典籍有深入研究,形成疑难病症和急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体系。特别对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睡眠障碍、难治性咳嗽、甲状腺疾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教成果:主持省自然基金一项、厅局级五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二项,另有一项发明专利已公布;论文30余篇,其中SCI3篇,编写著作2部《国医大师治疗急危重症学术经验选》、《内科学进展》。
科室:消化内科
学历:硕士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消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社会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心身联盟浙江省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小肠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老年内镜学组委员
临床特长:
擅长ERCP、胆胰结石、肿瘤的内镜治疗,擅长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癌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擅长胃肠、胆胰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科教成果:(主持课题、科研获奖、发表论文、主编或参编教材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研究课题10余项,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科室:重症医学科
学历:医学博士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重症医学科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社会兼职: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委会浙江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临床特长:
在ICU从事危重病临床工作近二十余年。特别对于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重症肌无力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患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抢救了许多危重患者。
科教成果:曾主持及参与省部级和厅局级课题多项,主持及参与课题分别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及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其中SCI论文4篇,国家级杂志十余篇。
科室:心血管内科
学历:医学博士
职称: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脑心同治专委会常委及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委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专委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青年委员。
临床特长:
2003-2007年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西学中班,2008年公派赴慕尼黑大学学习,现就职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擅长冠心病及心脏起搏介入治疗。
科教成果:承担多项科研项目,获浙江省科技成果鉴定二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和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多项。
近年来在国内一级期刊和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具有丰富诊疗经验。
科室:普外科、肝胆外科、甲状腺专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职务:肝胆外科副主任
社会兼职:
浙江省医学会移植分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诊治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临床特长: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师从郑树森院士,获外科学硕士学位。1997年起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曾先后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日本福井县立病院工作研修;擅长甲状腺穿刺诊断、射频消融及腔镜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以及疝气、胆石病、肝脏肿块的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和中西医结合微创外科治疗。
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厅局级等多项研究课题。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三等奖各一项。
科室:乳腺外科
学历:医学博士
职称: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临床特长:
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乳腺病工作10余年,全国名老中医楼丽华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及学术继承人,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乳腺病中心访学一年,擅长乳腺各类良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以及手术的精准治疗,熟练掌握麦默通微创术,特别开展了功能性及美容性结合的保乳术、重建术;乳头溢血溢液的诊断、乳管镜操作、病变导管的定位和选择性病变区段切除;对于中医药防治各类急性乳腺炎及非哺乳期乳腺炎有较高的造诣;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较强的多发性纤维腺瘤、囊肿以及男性乳房异常发育;膏方调治各类乳腺疾病,在术后中医药调护及心理康复结合治疗上有所创新。
科教成果:(主持课题、科研获奖、发表论文、主编或参编教材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基金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科研奖项多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已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第一人称发表SCI 3篇。主编专著一部,副主编两部。
科室:医学影像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社会兼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浙江分会委员。
临床特长: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教学、科研30余年,一直守候在临床第一线,在长期的潜心学习及实际工作中,对胸部、腹部、盆腔及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X线、CT、MRI影像诊断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阅片经验,尤其擅长乳腺、肺部小结节、MRI各系统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科教成果:参与多项厅、局级科研课题,发表各级论文多篇,参编多部教材及专著。
来源:市中医院
编辑:健康嵊州